当前位置:基础分类/动态/统计数据
索 引 号:797867946/2017-00027 主题分类:动态\ 发布机构:市政府办
发布日期: 2017-08-04 文  号: 关 键 词:半年经济
 
2017年上半年江油经济运行分析
  今年以来,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和绵阳市委重大决策部署,始终保持专注发展、转型发展战略定力,围绕“稳中求进”工作总基调,深入推进“项目年”活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抓好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,全市经济在一季度“开门红”的基础上,稳中有升、稳中向好,经济增长快于去年同期、好于年初预期、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,顺利实现了“双过半”。

  一、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

  经绵阳市统计局审定,上半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 )180.16元,增长9.0%,同比提升0.8个百分点,增速与绵阳持平,高于全省0.8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2.2个百分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9.04亿元,增长3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83.92亿元,增长9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77.19亿元,增长10.1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1.1:48.4:40.5调整为10.6:46.6:42.8,第一、二产业占比分别回落0.5和1.8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占比提升2.3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.3%、51.9%和43.8%,分别拉动gdp增长0.4、4.7和3.9个百分点。

  上半年,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8.45亿元,增长9.2%,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44.12亿元,增长10.2%。

  
2017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
指标名称 计量

  单位
1-6月完成情况及增速位次
总量 增速(%) 增速位次
一、gdp 亿元 180.16 9.0 3
一产业 亿元 19.04 3.8 3
二产业 亿元 83.92 9.1 7
三产业 亿元 77.19 10.1 5
二、规模以上工业        
工业总产值 亿元 309.60 15.6  
工业增加值 %   11.3 2
三、农业经济        
农林牧渔总产值 亿元 30.62 3.9  
四、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20.71 7.1 8
五、固定资产投资        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14.48 21.0 2
#技改投资 亿元 46.43 54.7  
工业投资 亿元 46.96 63.2  
六、商贸        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89.18 13 1
#限额以上 亿元 44.95 16.7  
七、城乡居民收入        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511 8.1 5
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211 9.2 6
八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0.06 8.1 5


  (一)工业生产稳中向好,好中有优

 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。1-6月,全市222户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309.6亿元,增长15.6%;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.3%,同比提升0.9个百分点,高于绵阳0.8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2.7个百分点。六大主导产业较快增长,能源产业增长6.8%,食品产业增长14.4%,化工产业增长21.7%,机械产业增长14.2%,冶金产业增长16.9%,建材产业增长11.5%。二是工业效益继续好转。1-6月,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4.13亿元,增长15%;实现利润总额13.48亿元,增长6.5%;实现利税总额22.58亿元,增长2.7%。企业亏损面为1.8%,比去年同期收窄0.1个百分点。三是工业企业生产形势趋好。在经历了近20年的低迷后,今年的特钢行业逐步走入上升通道,1-6月攀长钢钢材产量同比增加59.7%,六合锻造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.8%,长祥特钢产量同比增长14.4%,呈现出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。四是两新产业快速发展,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。1-6月,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75.8亿元,增长22.5%,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4.5%;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6.2亿元,增长21.9%,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4.6%。

  (二)农业生产形势平稳,畜牧业小幅下降

  上半年,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.62亿元,增长3.9%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.43亿元,增长4.0%。粮食产量6.75万吨,增长0.8%;油料产量4.27万吨,增长2.7%;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.75吨,下降1.3%。

  上半年,全市生猪出栏18.67万头,增长1.0%;兔出栏246.14万只,下降1.7%;家禽出栏443.72万只,下降2.9%。禽蛋产量1.22万吨,下降0.8%,肉类总产量2.65万吨。

  (三)服务业增速提升

  上半年,全市第三产业(服务业)实现增加值77.19亿元,增长10.1%,同比提升1.3个百分点,增速低于绵阳0.5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0.3个百分点。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和金融业贡献突出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.28亿元,增长20.8%;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.29亿元,增长15.3%。

  (四)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

  1-6月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.18亿元,增长13%,增速同比回落0.2个百分点,与绵阳持平,高于全省0.6百分点。其中196户限额以上批发、零售、住宿和餐饮单位实现零售总额44.95亿元,增长16.7%,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0.4%,同比提高1.6个百分点。

  按销售地分:城镇市场零售额51.24亿元,增长13.2%;乡村市场零售额37.94亿元,增长12.9%,城镇与乡村零售额之比为57.5:42.5。按消费形态分:实现餐饮收入10.81亿元,增长11.4%;实现商品零售78.37亿元,增长13.3%,餐饮收入与商品零售之比为12.1:87.9。按行业分: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.68亿元,增长13%;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7.28亿元,增长13.3%;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.53亿元,增长11.8%;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.69亿元,增长11.8%。

  上半年,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7.69亿元,增长40.2%;接待游客432.48万人次,增长38.1%。

  (五)投资总量快速高位增长,重点项目有序推进

  1-6月,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14.48亿元,增长21%,同比提高9.9个百分点,高于绵阳8.6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9.3个百分点。其中工业投资46.96亿元,增长63.2%;技改投资46.43亿元,增长54.7%;民间投资58.82亿元,增长12.3%,占投资比重的51.4%;房地产开发投资7.34亿元,下降46.5%;农户投资2亿元。

  全市在建项目196个,其中新开工项目96个。17个列入四川省和绵阳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.87亿元,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4.6%。其中,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、神华天明煤电一体化项目等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.66亿元,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.5%;西成客专江油北站(厚坝)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和九绵高速(江油段)等12个绵阳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.2亿元,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2.5%

  (六)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

  上半年,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511元,增加1157元,增长8.1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,财产净收入增长最快。其中工资性收入8648元,占可支配收入比重55.8%,增长4.4%;财产净收入1229元,增长8.5%,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速0.4个百分点。

  上半年,农民人均支配收入实现7211元,增加604元,增长9.2%。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主渠道,财产净收入增长最快。农民工资性收入3488元,占可支配收入比重48.4%,增长8.0%。财产净收入244元,增长16.6%。

  (七)财政收支稳定,金融态势良好

  1-6月,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1.8亿元,增长15.5%。其中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.6亿元,增长8.1%。财政总支出33.65亿元,增长18.1%。其中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.85亿元,增长7.2%。财政八项支出增长30.4%。

  6月末,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.53亿元,同比增加79.81亿元,增长19.0%。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46.24亿元,同比增加35.71亿元,增长11.5%。各项贷款余额200.25亿元,同比增加19.86亿元,增长11.0%。

  从物价看,cpi小幅上涨。据调查,1-6月,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101.7%,同比上涨1.7个百分点;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(ppi)100.9%,同比上涨0.9个百分点。

  二、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

  上半年,尽管全市经济运行良好,稳中有进,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重视关注。

  1.工业企业增量不足,签约项目落地缓慢。一是增量储备不足。我市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,新兴产业尚在起步,无法弥补传统产业动能下降的缺口;二是工业项目不足。近年来我市引进落地的工业项目不多,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较少,重大项目更少,招商引资项目对工业发展的拉动能力不强。三是企业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。中小企业融资难,融资贵的形势依旧严峻,使得企业生存困难。

  2.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增大。上半年,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4.48亿元,增速21%,实现了时间过半,任务过半的目标。但是在投资的构成中,民间投资仅实现58.82亿元,增长12.3%,增速低于投资增速8.7个百分点,同比回落9.6个百分点,比重从去年的55.4%下降到51.4%,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,投资结构的不优,导致投资转换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。从重大项目来看,大项目,好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仍然不足,缺少支撑。

  3.农民增收难度加大。从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来看,一是由于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,农民从家庭经营中增收的空间进一步变窄。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连年上涨,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。二是农业要素(劳力、资金)流失严重,弱势地位更加凸显。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,一方面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,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,另一方面,由于在家劳动力短缺,致使用工成本提高,增加了农业投入。三是农产品价格形势不容乐观。小麦、玉米、部分水果和生猪、牛羊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
  三、措施建议

  1.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,提前做好分析预判。一是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,及时了解和反映相关领域动态信息和相关经济运行态势,做好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、督查;二是注重强化宏观指导,各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指标的分析研究,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,重点突破增速下降、影响较大的行业,追加措施,引导、支持行业发展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。

  2.加快工业转型升级。深入开展工业“大会战”,大力实施“六大行动计划”,坚持将培育和发展“两新”产业作为我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,大力培育优势企业,助推企业快速成长壮大,着力提升特钢、光电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规模和层次。对培育成功的中小微企业,尽快做好申报入库工作,为工业经济提供增量储备和保障。

  3.继续深入推进项目年。继续深化“项目年”活动。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推进“四定”责任制,按照储备、开工、续建、竣工“四个一批”要求推动投资良性发展,在江油至三台芦溪快速通道、神华天明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、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、九绵高速(江油段)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,推动形成更多的投资额和实物工作量。

  4.采取措施补齐经济发展中的短板。针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,加大二产业中的建筑业、建安投资和服务业中批发业、住宿业及交通业发展力度,采取有效手段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,补齐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短板。各部门(行业)也要着力抓好所涉及的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支撑指标的监控、预测、预判、评估和对上争取工作,以确保数据质量与经济发展“同步化”。

  5.狠抓基层基础工作。一方面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做好跟踪和监测,在政策范围内加大扶持力度,促使其快速成长壮大,从而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生动力。同时要积极做好“四上”企业的培育工作,及时将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纳入“四上”企业统计范围。另一方面坚持依法统计,坚守底线。坚持联网直报单位独立上报数据,加强对联网直报企业的服务和指导,加强审核把关,督促企业不虚报、漏报,确保统计源头数据的真实、准确、及时、完整。
 附件: